|
剛剛!國務院發文,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大放開,并且大批納入醫保定點!這些設備要火!
為養老機構內設診所、護理站設置留足空間,大批納入醫保定點
4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明確,對養老機構內設診所、衛生所(室)、醫務室、護理站,取消行政審批,實行備案管理。開展區域衛生規劃時要為養老機構舉辦或內設醫療機構留出空間。
并且明確具備法人資格的醫療機構可通過變更登記事項或經營范圍開展養老服務。
也就是說養老機構內設置診所、衛生所(室)、醫務室、護理站將迎來大放開!
更值得注意的是,《意見》要求醫保部門要根據養老機構舉辦和內設醫療機構特點,將符合條件的按規定納入醫保協議管理范圍!
目前國內注冊的養老機構有25133家,可使用醫保的僅1857家,占7.4%,失能老人最需要的‘養老護理’服務醫保不能報銷。這也導致“醫養結合”實施困難,很多養老機構很難運作!
并且在醫療機構里,特別是二甲及以上醫療機構,有一批身體狀況已處于穩定的老人,因為家庭護理力量薄弱、護理技術缺乏、擔心疾病復發等各種原因,不愿意出院,成了讓了頭痛的“壓床”問題,造成社會性“住院”(醫保報銷增加了財政負擔)。養老機構內設醫療后,有了相應的醫療護理技術支撐,可以收住需要長期照護的失能老人,提升養老機構入住率,同時緩解醫療機構中“壓床”問題,實現兩者“雙贏”。
現在隨著這一政策的落地,養老機構內診所、衛生所(室)、醫務室、護理站將大量增加,而且大批符合規定將納入醫保定點,這也將吸引更多老年人入住!
從聯合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數比例超10%即為老齡化社會”的標準來看,我國已處在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期。根據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預測,我國養老產業規模有望在2030年達到22萬億元,未來10-15年是養老產業快速發展的黃金年代。
國家版《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白皮書(2017年)》中,明確提到到2020年我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將達到5萬億元的空間。隨著國家衛健委在內的3部委全力推動“健康老齡化”。伴隨著政策驅動,老年醫療器械市場未來將會非常火爆。
早在2017年,原國家衛計委發布《養老機構醫務室基本標準(試行)》和《養老機構護理站基本標準(試行)〉》,其中明確規定了這兩類醫療機構必須配置的大批醫療設備。
養老機構醫務室基本標準
設備配置
(一)基本設備。
診桌、診椅、診床、診察凳、方盤、紗布罐、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注射器、身高體重計、視力卡、視力燈箱、壓舌板、藥品柜、紫外線消毒燈、高壓滅菌設備、處置臺、器械柜、便攜式心電圖機、血糖測定儀、霧化吸入器、出診箱、輪椅、輸液椅、候診椅、醫用冰箱、污物桶。
設置康復室的,至少配備與康復需求相適應的運動治療、物理治療和作業治療設備。
開展中醫藥服務的,還應當配備脈枕、針灸器具、火罐、電針儀、艾灸儀等等。
(二)急救設備。
心電監護儀、心臟氧源(氧氣瓶/制氧機)、供氧設備、吸痰器、開口器、牙墊、口腔通氣道、簡易呼吸器。
(三)健康教育及其他設備。
健康教育宣傳欄、健康教育影像設備、能連接互聯網的計算機及打印設備、電話等通訊設備,健康檔案管理等有關設備。
(四)有與工作需要相應的其他設備。
養老機構護理站基本標準
設備配置
(一)診桌、診椅、診察凳、方盤、紗布罐、聽診器、火罐、刮痧板、血壓計、體溫表、身高體重計、血糖測定儀、體外除顫設備、治療車、藥品柜、紫外線消毒燈、高壓滅菌設備、處置臺、輪椅、輸液椅、醫用冰箱、污物桶。
(二)有必要的健康教育、辦公和通訊聯絡設備,有診療護理記錄及文件保存條件。
(三)有與工作需要相應的其他設備。
除此之外,健康管理類可穿戴設備、便攜式健康監測設備、自助式健康檢測設備、智能養老監護設備、家庭服務機器人,以及大批康復輔助器械都將迎來風口。
|